文 | 编辑 春秋玉史配资头条
«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»
当年那个 “诗词仙女” 武亦姝,你还有印象不?
当年她才16岁,一夜就火遍了大江南北,成了好多人心里的 “国民才女”,之后更是一路顺风顺水,高分考进清华,可这位清华才女的现状一出来,大伙才惊着了,没想到她居然走了这么一条路。
风雨无阻,坚持12年
很多人一听到武亦姝的名字,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“天才”,16岁能背两万多首诗词,这听上去就像一个神话,好像她生下来就带着这种能力,可真相并不是这样。
展开剩余89%她的秘诀其实很朴素,从6岁开始每天早晨花半个小时读诗读书,风雨无阻,一坚持就是12年,别人赖床的时候她已经翻开书页。
时间一点点凑,量也就跟着多了,看似吓人的储备量,其实没别的门道,就是靠耐心和日复一日的重复,所谓的天赋,说白了就是平时的习惯和能约束自己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这个在诗词舞台上惊艳全场的女孩,高中时却是个理科生,这个身份打破了“文科才适合搞诗词”的成见,也说明她的能力不是单点开花,而是全面铺开。
她能把诗词记得那么牢,背后同样有逻辑训练和系统思维的支撑,外界常说她是“书香门第”,父亲是律师,母亲是老师,环境确实给了她氛围,但比氛围更重要的,是她养成的习惯。
比如她的78本错题本,就是她另一面最真实的写照,那些错题本并不是随便堆着,而是一次次精准“补漏洞”,每一道题都要琢磨透,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攻下来。
为了高考,她把近五年的真题来来回回做了七遍,不是草草一遍,而是翻到能背答案、能讲思路的程度,这种近乎固执的做法,才是她真正的底气。
其实在初中时,她就显露过这种韧劲,那时参加作文大赛,她硬是凭借作品拿下了网络投票第一名,大家看到的是舞台上一夜成名的光环,但背后早就有十几年的日积月累。
武亦姝的父母,看似“不管”实则深管
很多人一提到武亦姝的家庭,都会说一句“她父母不管她”,这种说法其实太肤浅了,她父母不是不管,而是管得很高明,表面放手背后却搭好了最牢靠的框架。
她上小学时成绩不算好,可爸妈没像别的好多家长那样,立马送她去补课班,反倒自己当榜样,家里最常见的光景就是爸妈各自捧着书,安安静静地读。
小小的武亦姝即便还不认字,也会拿着书假装在看,这种环境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感染力,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件自然又有趣的事。
她七岁那年迷上了动画片,一般家长可能早就把电视关掉,可她父母没有粗暴干预,而是提出一个“交易”,动画片换《唐诗三百首》。
这种引导不是夺走乐趣,而是用更有价值的兴趣替代,让孩子慢慢把注意力转移到诗词上,真正的考验是孩子遇到挫折时。
12岁时,她练字觉得枯燥想放弃,父母没有骂她,而是选择一起写字,就这样他们全家人日复一日临摹《兰亭序》,一陪就是三年,比起空洞的“坚持就是胜利”,这种陪伴更能给孩子撑腰。
等她准备参加诗词大会时,全家又一起搭把手:父亲每天抽查背诵那些冷门诗句,母亲手绘诗人地图帮她把知识串成线,外婆琢磨吃的保证营养,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,就是家人自然而然的配合。
这种教育方式说白了就是 “严中有宽”,该放手时就放手,该陪伴时就陪伴,父母没想着替孩子规划一辈子,而是帮她养成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,偏偏就是这能力成了武亦姝最大的底气。
所以她才敢在成名后拒绝北大的邀请,也能推掉铺天盖地的商业代言,因为她清楚自己要什么,不需要迎合别人,正如她说过的一句话:“真正的自由,是有底气对不想做的事说‘不’。”
转攻儿童文学
等武亦姝说要在清华接着深造,还选儿童文学当研究方向时,舆论立马炸开了,不少人心里犯嘀咕,觉得她这选择跟 “降级” 似的,太不符合预期。
一个180公分、才情出众的清华才女,本该进入金融、科研、法律这些被视为“顶尖赛道”的领域。
可她却跑去研究“小孩子看的书”,顿时让无数人摸不着头脑,有人甚至怀疑她是不是受了什么影响,还是临时起意。
可这样的惊讶恰恰暴露出社会对“成功”的狭隘理解,大家习惯性地把顶尖学府的毕业生套进同一条轨道:出国深造,进入大厂,或者投身金融资本市场。
谁要是偏离了这条“规定路线”,就容易被当成“另类”,甚至有人会觉得是浪费了天赋,但武亦姝的选择,其实并不突兀,她一直都不是循规蹈矩的人。
成名之后,她没有像别的少年才女那样频繁出镜,而是迅速退回低调的生活,2022年她只是在清华校园丢了一张学生卡,这样的小事都能引发热搜,可见她有多想远离公众视线。
她选择儿童文学并不是一时脑热,而是出于对内心兴趣的长期坚守,要知道她完全有能力走任何一条主流道路,高考总分660分,她考了613分,轻松进了清华。
加上全国性大赛的冠军头衔,她进入各类精英赛道毫无压力,但她偏偏不走别人铺好的路,这不是因为“不能”,而是因为“不想”。
这是一种基于个人意义的、有意识的取舍,而给予她这份取舍勇气的,正是她父母从始至终的全然支持,他们完全尊重女儿投身儿童文学领域的决定。
这大概就是家庭教育能到的最高水平:不是按社会期待打造 “标准款” 孩子,而是帮他变成有真正选择权、能独立的人,不是硬按社会要求塑 “产品”。
参考资料
百度百科武亦姝
百度百科武亦姝
信息来源:16岁一夜爆红成为“国民才女”,击败百人选手夺冠,之后却拒绝保送北大,选择自己高考 来源:台海网2024-05-23 19:2
信息来源:16岁一夜爆红成为“国民才女”,击败百人选手夺冠,之后却拒绝保送北大,选择自己高考 来源:台海网2024-05-23 19:2
信息来源:事实证明,“消失”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,证实了董卿当年果然没说错 来源:2024-09-22 17:09·敦煌发布
信息来源:事实证明,“消失”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,证实了董卿当年果然没说错 来源:2024-09-22 17:09·敦煌发布
发布于:重庆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